襄阳正大首船豆粕抵达小河港

作者: 畜牧相关 发布时间: 2024-06-27 14:33:51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向乔丹 通讯员 贺美涵 实习生 王书翊 黎傲雪)11月15日上午,位于襄阳小河港码头,一声汽笛长鸣,一艘由江苏张家港驶来的货轮缓缓驶来,准备靠港。这艘运载1000吨豆粕的货轮,是正大集团也是小河港首艘抵港的豆粕货轮。后续,这批豆粕将被直接装车运输至襄阳正大宜城饲料厂。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以及国家对物流行业的逐步规范,使得物流成本大面积上涨。正大集团是国内顶级规模的饲料生产商和生猪养殖企业之一,先后在襄阳设立了9家企业,打造了集饲料原料、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动物屠宰、食品加工、商业贸易、生态循环于一体的现代化生猪全产业链条。豆粕、玉米等作为饲料原材料,企业采购需求量巨大,原材料运输成本也与企业生产发展息息相关。

  “我们以前这些豆粕是用船运到荆州再转公路运到宜城,这次是我们首次采用水运,直接从张家港运到小河港,不仅转运便利,还保障了成本的可控。”据襄阳正大集团物流部相关负责人初步估算,今后若企业所需玉米、豆粕、大麦、小麦从都将水运直接运往小河港,那么每年将节省物流成本近1200万元。

  “小河港覆盖了整个华中的地区,为集团在华中地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区域优势。其次小河港在水路、陆路和铁路方面的交通非常便利,为公司的货物物流运输实现了降本增效。”襄阳正大集团物流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襄阳小河港负责人王有刚介绍,小河港自去年开港以来,随着航道条件不断改善,市场不断拓宽,目前已陆续开通26条航线,水运至湖南、四川、江苏、福建、上海等地,以及东南亚、欧洲等海外,作为汉江流域主要港口,小河港已实现直达长江、江海联运、近洋跨国。小河港主要服务化工、建材、吨包、粮食、工程机械设备等企业。截至目前,港口吞吐量已达83万吨,完成公转水13.74万吨,铁转水20万吨。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多式联运是重要一环。近年来,襄阳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积极地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提升内河航道等级,加快江海联运等多式联运发展,积极引导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降低物流成本,服务支柱产业。

  襄阳市港航中心航运科负责人徐晓毛表示,下一步港航部门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效果,全力做好航道保通保畅工作,继续整合资源,快速推进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小河港疏港铁路建设,加快建设集装箱码头,引进有实力船舶建造企业,加快运力发展,完善水路运输功能,不断拓展流向、扩大流量、提高流效,推动襄阳水运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