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州市大井镇,两张闪亮的名片跃然而出:鸡蛋与桂味。与大部分乡镇农业遍地开花不一样,大井镇农业特色十分鲜明,凭借这两张足够闪亮的名片,大井镇晋身农业大镇和农业名镇。
大井蛋鸡很“新”。兴起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不过30年,早已从传统养殖迭代为现代化自动化养殖。
大井蛋鸡很“大”。年存栏量350万羽,年产值约4亿元,12家大型养殖户带动300户小养殖户,增收致富。
大井蛋鸡很“强”。大井镇成为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摘下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十大名牌产品等殊荣,占据粤西乃至全省最大市场份额。
俯瞰高州市大井镇清垌村、六祥村,连绵的山岭间一座座现代化养殖场占据了山头,这些养殖场从投喂到集蛋、再到鸡粪的资源化利用已经实现自动化。蛋鸡会是大井“镇”兴的突破口吗?其发展的潜在能力究竟有多大?为此,我们走进大井镇的政府企业、工厂作坊,寻找大井“镇”兴的钥匙。
大井蛋鸡无疑已发展成为大井镇农业支柱产业,30年来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快速地发展崛起?我们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发展史可窥一斑。
上世纪90年代,此时大井镇的农户仍然以养殖肉鸡为主。“大井镇属于丘陵地带,山岭多平地少,为了把有限的资源利用起来,我们就在山岭上养鸡。”广东杨氏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幸注回忆,当时大井镇在山岭上养鸡的做法让不少人不解。
没想到正因为长期在山岭里长大,大井肉鸡肉质紧实、味道鲜美,颇受市场欢迎,大井养殖户也因此掌握了一手饲养“跑山鸡”的好技术。
“肉鸡市场波动大,需求不稳定,价格也时好时坏。但养鸡我们是有技术也是有信心的,这个技术不能丢。”以杨幸注为代表的大井养殖户常怀忧患意识,一直在经营中寻找更好的出路。
“卖鸡蛋要比卖鸡肉走得更长远。”1992年,杨幸注从北京引进1000羽海兰蛋鸡,企图从肉鸡转向市场需求更稳定、抗风险能力更强的蛋鸡产业。
1997年,在高州市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下,一家来自美国的大型蛋鸡企业走进大井镇考察,寻求合作以图打开我国南方市场。“我们引以为傲的养殖场,在他们看来却十分落后。”杨幸注说,正是此次的考察刷新了大井人对养鸡的认知,也彻底改变了大井蛋鸡产业的面貌。
“他们看中了我们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口碑,我们看中了他们手上那张能让产蛋率达九成、产蛋周期延长100天、抗病能力更强的‘美国方子’。”杨幸注在高州市、大井镇两级政府的指导下,决定与对方达成合作,合资革新技术,把蛋鸡产业做大。
此后,在对方技术团队的带领下,杨幸注开启了技术革新行动。引进德国机械,破旧传统鸡舍变身半自动化的养殖场;选好鸡种,提升抗疫能力,产蛋期延长百天;优化饲料配方,产蛋率从六成提升至九成;引进专业人才,提升管理上的水准……
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与外资团队的合作也有让他头疼之处。“他们注重选种,饲料配方更科学、管理模式更高效,但对于疾病治疗的能力却十分低下,鸡只要生病马上淘汰,这方面美国专家还不如我们大井普通农户。”杨幸注直言,此次合作最大的收获是为自己敲响了技术警钟,在掌握了先进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后,2008年杨幸注回收外资团队的股份,再次走上自营道路。
2009年,杨幸注的公司实现了年存栏近100万羽的目标,2012年发展至120万羽,至今存栏稳定,技术不断革新。
有了杨幸注这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大井镇大力发动养殖户革新技术,优化配方,发展蛋鸡产业,“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在大井镇深入人心。
三十年磨好一把剑,大井镇把在山岭上养鸡这件事做好做透。目前,大井镇蛋鸡存栏380万羽,年产值约4亿元,拥有大规模养殖户12家。大井鸡蛋占据粤西地区最大市场占有率,大井镇也成为全省闻名的蛋鸡专业镇,产业辐射带动潭头镇、荷花镇、石板镇、东岸镇、沙田镇、镇江镇等养殖蛋鸡,蛋鸡产业在全镇农业总产值中占比五成以上。
“近来,市场行情报价稳定在5元左右,大家不用担心,注意管理好鸡场就行。”每月定期到8名社员的养鸡场里巡一巡、看一看,交流市场信息,帮助解决社员遇到的问题,是高州市清垌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燕荣的日常工作之一。
“我看现在都流行直播带货,社长你说我家的鸡蛋能试试吗?”社员张茂追着杨燕荣发问。
“闲下来的时候能试试,但不要认为这是一条捷径。直播带货是一项专业的学问,需要技术、资金的全力支持,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偶然就能成功的,注意可别捡了芝麻丢西瓜。”杨燕荣的一席话,让张茂冷静了下来。
“这么多年,我都习惯了,心里有什么想法第一时间跟你探讨,你的指导就是我的定心丸!”张茂的鸡场拥有蛋鸡约1.5万羽,如今在合作社的指导下,统一选种、统一饲料配方,不仅产蛋率从原来的八成提高到超过九成,产蛋期也延长了不少。得益于统一销售,每只鸡蛋比散户单独销售价格高出0.2元,增产又增收。用张茂的话来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养鸡是一件“可轻松了”的事。
高州市清垌农牧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大井镇清垌村是省蛋鸡专业村,多年来合作社带领农户走上了一条“合作社+农户”的统一技术、统一销售发展路子,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村民增收。如今,合作社内有紧密关系的社员8户,蛋鸡存栏量超25万羽。
“最多的时候有近30个社员,如今社员减少了,但种植大户多了起来。”杨燕荣说,得益于技术、渠道共享,不少散户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种植大户,社员虽然减少了,但产业化发展日趋明显。
事实上在大井镇,这并非新鲜事。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公司+农户”“大户+散户”的发展模式就已经成形。
“技术上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市场上团结成网,方能掌握话语权。”杨燕荣坦言,过去,由于种植户之间各自为政,大井鸡蛋曾经历过被中间商压价、好蛋卖不出好价钱的低谷时期,如今慢慢的变成了过去。
高州市清垌农牧专业合作社、高州市大井镇绿祥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高州市大井镇牧兴养殖专业合作社、高州市大井镇永盛蛋鸡场、高州市大井镇志辉种养专业合作社……眼下,大井镇形成了1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12家专业合作社联结全镇300户小规模养殖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互相联结成为利益共同体,一起推动蛋鸡产业向前向强。
大井镇用30年打磨蛋鸡产业,如今对外“大井鸡蛋”粤西乃至全省闻名,对内占据全镇农业总产值逾五成,那么大井蛋鸡产业就能躺平了吗?
数据来看,作为大井镇一家独大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广东杨氏农业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养殖规模稳定在存栏量120万羽左右。这不难看出,鸡蛋已确定进入微利时代,在供需基本平衡、存量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大井蛋鸡产业似乎短期内难以再在产业规模和体量上寻求突破,那么突破点在哪?
“从产品来看,目前大井镇鸡蛋仍以壳蛋销售为主。养殖户虽数量多,但缺少有带动效应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未能形成集聚效应;蛋鸡产业链发展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多数养殖户仍以传统养殖为主,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大井镇党委书记黎锋对如今大井蛋鸡行业瓶颈直言不讳。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大井镇已经意识到,产业要发展就要改变“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模式,提升蛋鸡养殖规模化,才能让蛋鸡产业从“大”到“强”。
“近几年,我们把重点放在技术革新上,引导种植户逐步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引进现代化设备,推进蛋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黎锋说,只有整体养殖水平提升了,才有产业高水平发展的可能。
招引或扶持当地一批鸡蛋深加工、肉鸡屠宰加工等高的附加价值型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蛋鸡产品附加值;引进或扶持企业组织育雏育成繁育、饲料生产加工、蛋产品深加工、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逐步解决蛋鸡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提高市场话语权与抵御风险的能力;积极争取政策支持,谋划打造蛋鸡产业园,构建鸡蛋、蛋制品、饲料、疫苗、种蛋、种鸡、孵化等产业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推动形成蛋鸡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只有充分意识到发展镇域特色产业的重要性,大井蛋鸡才能迸发无限可能。
从体量上看,蛋鸡产业的产值占据全镇农业总产值逾五成,有潜力成为大井镇强镇富村、推动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新增长点。蛋鸡产业的背后,更是300户小农户的生计。
镇的一头连着县城,一头连着乡村。眼下,“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散户”模式,能很好地解决大井镇镇域发展中关于连城带村、就业民生等必答题。要强化蛋鸡产业联农富农作用,就要加大扶持中小养殖户的发展,做强“腰部”力量。
在调研中,我们正真看到12家合作社率领小农户增收致富的动人实践,但引领作用普遍偏弱。蛋鸡产业要发展,就要充分的发挥协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商会等力量的作用,在技术攻关、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扶持一批中型合作社、养殖户发展起来,强化联农带农作用,以一枚鸡蛋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大井镇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