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进口一亿吨 国家将对这种农产品强势补贴

作者: 鱼料 发布时间: 2024-03-08 02:13:51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先后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启动“数字储粮”战略,利用我国优势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的产、购、储、加、销深层次地融合,提高粮食安全,降低粮食运输和交易损耗。

  而美国农业部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大陆)大豆出口销售总量同比增长1.89倍,前一周同比增加1.91倍。2020/21年度迄今为止,美国对华大豆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3605万吨,同比增加189.0%,美国农业部在2021年3月份供需报告里预计2020/21年度(10月至次年9月)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1亿吨,和2月份预测持平。2019/20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为9,853万吨,比2018/19年度提高19.4%。

  要谈粮食安全,首先要了解我国的粮食自给情况。当前,我国口粮生产基本能达到自给自足,大豆供应长期以来存在很大缺口。当前,我国大豆自给率不到20%,主要是依靠国际市场解决供需缺口。大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大。

  从食用功能来说,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的东西,而它的大多数来自有两类:其一是肉、蛋、奶,其二就是豆制品。

  大豆原产于中国,距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吃不上肉蛋奶的年月,大豆就是最好的“田中之肉”。在如今素食者的食谱当中,大豆也是最主要的“素肉”原材料。

  中国人的餐桌上永远少不了的就是食用油。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粮油作物,目前大豆油在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占比将近一半,花生油、菜籽油分别只有百分之一二十。

  大豆榨完油,剩下的东西叫“豆粕”,豆粕,就是养殖行业重要的饲料来源。通常来说,1吨大豆可以榨出0.18吨油,剩下0.8吨豆粕。

  去年12月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消息,预测2020/21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为11610万吨,其中国产大豆产量为1910万吨,大豆进口量为9700万吨。

  国产大豆大多数都用在食用、蛋白加工、压榨及酱油制作等。2020年一季度,餐饮需求受疫情影响会降低,二季度之后经济恢复速度加快,大豆食用需求增加,而因2019年优质大豆减产,市场供应并不充裕,二季度大豆价格急涨。

  为平抑价格,6至9月中储粮进行储备国产大豆拍卖,有效缓和了市场供需矛盾,豆价走势趋于平稳。东北产区9月遭台风侵袭,新豆上市延后约两周,且新豆水分偏高、蛋白含量下降,加上农户普遍惜售,导致符合质量发展要求的粮源紧张,新豆价格再度连续上涨。

  2020年中储粮大豆收储价格低,收购上量难,在连续几年储备粮去库存的大环境下,可供拍卖的粮源十分有限,国产大豆供应还会比较紧张,俄罗斯大豆进口成本提高,进一步夯实了食用大豆的价格底部,预计2021年上半年的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我国也开始逐渐重视大豆自给的问题,2019年开始,中央连续推出鼓励农民种植大豆的政策,核心就是补贴。

  第一是直接种植补贴,从区域上看,我国耕地中适宜种大豆的地方最重要的包含黑龙江、吉林、内蒙、湖北和河南,国家补贴的额度也不一样,其中黑龙江地区每亩地区能够拿到360元,吉林大豆每亩地480元,内蒙地区390元,湖北地区520元,河南产区340元;

  第二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种植补贴,这个补贴主要是针对农民为种植大豆进行的旧田改造,一亩可补助2000元;第三是有优良品种大豆养殖补贴,特别是对那些能够优选出高质量大豆种子的农户,可以一户直接补贴20万元。

  此外,各级行政机构也受领了部分中央任务,在本区域内将闲置的田地转为大豆种植田,仅2019年一年,就将我国大豆的种植培养面积从1.3亿亩增加到了1.4亿亩,按照这一个上涨的速度下去,十四五期间,我国的大豆养殖面积增加到2亿亩是没问题的,再加上各类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农业手段增产,自给率达到50%左右是极为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