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湖湘大地涌现出一大批新农人,他们逐梦乡村,给农村发展带来了新面貌,成长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兴农人”。今日女报/凤策划推出“新农人 兴农人”系列报道,关注新农人中那些优秀女性,看她们如何用聪明才智,在广阔的沃土之上谱写精彩人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来说,也如此。
很多时候,水稻秸秆、玉米秸秆都被视作废物,水稻和玉米收割后如何处理秸秆,是人们头疼的一件事。以往很多时候,秸秆往往被露天焚烧,这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还严重污染环境。
而这些湘妹子发现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的闪光之处,把它们变成饲料、培养料、艺术雕塑原材料等,让它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
“我以前养牛,种植了优质牧草,现在添加了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等混合饲料,牛肉品质更好了!”7月24日,湖南省三八红旗手、郴州市临武县兴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美竹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多年前,彭美竹和临武县水东镇的大多数村民一样,围绕采矿谋生。她与丈夫一起从事煤矿餐饮服务和运输工作。随着当地产业转型的需要,采矿被叫停,彭美竹也计划转型。
当地的特色菜沙田牛巴给了她灵感。“很多人喜欢吃沙田牛巴,它用的就是黄牛肉,但我们当地没有大规模的黄牛养殖场。”彭美竹说,她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便决定转型养殖黄牛,并种植草料作为饲料,希望通过养殖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彭美竹用家中所有的积蓄和借贷的资金,搭建牛舍、购买种牛,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然而,创业的道路并不平坦。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专业知识,种牛因不适应环境病死等问题频发。她咨询了有经验的养殖户,采用土方法给病牛喂养苦参水,保住了一部分牛的生命。后来,她又发现自己种植的草并不适合喂养黄牛。此时,她的丈夫被查出胃癌晚期,经过长时间的治疗,最终还是不幸离世。
“当地政府的领导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彭美竹回忆,时任临武县接龙乡党委书记袁章成等四名乡镇领导和干部为她在银行担保贷款20万元。
经过十年的辛勤努力,彭美竹的牛场规模不断扩大,成功培育出高产的优质牧草。
慢慢地,彭美竹发现牛吃了优质牧草后营养过剩,她开始考虑解决办法。恰巧,她参加了当地开展的秸秆综合利用培训班,决定尝试把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做成牛饲料。
“我的想法是,把牛当人一样喂养。”彭美竹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把牧草、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当作牛的主食,把玉米、豆粕、麦麸等当作牛吃的菜,以满足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最开始改变牛的饲料时,彭美竹经常到牛舍观察牛的变化,“看牛是否吃得开心、睡得安稳,看牛的毛色是否光滑,粪便是否正常”。四个月后,彭美竹放心了,吃了新配方饲料的牛不仅毛色好,而且牛肉鲜红、好吃。
采用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喂养后,彭美竹的喂牛成本也下降了。“以前去外地买花生苗、小麦秆作饲料,要1000多元/吨;现在用当地的水稻秸秆一吨只要几百元。”彭美竹说,“一些种田大户原本还苦恼如何处理水稻秸秆,现在还能把秸秆变成钱,他们很开心,纷纷把秸秆送到养牛基地来。”
彭美竹成立的兴旺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不仅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而且雇佣大量村民帮忙打理牧场,自2012年以来已带动周边100多户养牛达1000多头,为养牛户每年增收80余万元,同时安置了30多人就业。
而在衡阳市衡南县鑫发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肖晓菊和丈夫廖道君同样采用新技术,将稻草等秸秆与牧草、稻壳、笋壳等搅拌后,通过特有配方发酵,自制新型高端饲料用来养牛。“这种饲料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改善牛肉风味,还能提高牛的抗病能力,使牛健康快速生长。”肖晓菊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为了更好地收集稻草,肖晓菊还引进了2台打捆机。原来,廖道君去北方买草料时发现他们用打捆机“捡麦草”,他就想麦草稻草牛都爱吃,干脆把机器买回来“捡稻草”。
“用秸秆打捆机‘捡稻草’,一天能收20亩田里的稻草约15吨,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廖道君介绍,“我们衡南每年早稻晚稻有四五十万亩,‘捡稻草’这份事业大有可为,搞好了我们就不用去北方买草料了,还可以对外卖草料呢。”
在郴州市汝城县卢阳镇长安村,村民欧胜红发现了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的另一种用法。
“把秸秆切碎、搅拌后,可以制作成富含营养的培养料,为食用菌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我就是把秸秆用作蘑菇的栽培、育苗和垫料制作。”7月25日,欧胜红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胜红利用自家院子搭建起了培育蘑菇的生产基地,100平方米的空间里搭起了12层架子,相当于别人200平方米的蘑菇种植大棚,一年四季都有蘑菇可以出售。“我一般是把秸秆做成熟料来培育袖珍菇或平菇。所谓熟料,就是把培养料蒸熟,经晾晒处理后,装进两头不封口的塑料袋中,然后把蘑菇种子放进去。冬天的话四五十天就可以长出蘑菇,现在是夏天,25天-30天就可以长出蘑菇来。”
相比以前用棉花壳来做培养料,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更便宜,“稻草大概是一元钱一斤。玉米秸秆则不要钱,只要哪个村民家有,我自己去收割回来就行”。
欧胜红种的蘑菇主要在当地销售,收购价大概是8元/公斤,零售大概是10元/公斤,一天可卖几百公斤。“虽然收入不高,但比种田强,不是力气活;比起在外面打工,也不错,因为我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蛮好的。”
“我们这几天太忙了,一直在弄比赛的事。”7月25日,湖南工业大学“稻作天工”团队成员邱淑云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所在团队正参加第九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我们这个团队很早以前就跟会同等地的稻草工艺品公司有合作,为他们提供稻草雕塑艺术设计,取得了非常好的合作效果。”该项目指导老师、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杨勇波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稻作天工”团队成员主要由该校包装设计艺术学院及相关学科专业的学生组成。“作为学校和老师来说,我们希望他们在学有所成之外,能够把所学与社会所需结合起来,让设计在乡村开出美丽的‘花’。”
因为有跟会同相关企业的合作在前,“稻作天工”团队负责人朱冠同与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桥头村达成协议,利用该地丰富的秸秆资源,发挥团队产品设计专业的优势,变农作物废弃物为宝,帮助当地打造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稻草乐园。
作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邱淑云2021年加入“稻作天工”团队,并在当年5月到桥头村考察,还向当地的草编匠人学习草编技巧。“我们设计了卡通人、动物、昆虫等系列草雕。”邱淑云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设计时要结合当地文化,先进行手绘,再开始编织,对于大型雕塑还需要用铁丝把雏形搭起来,再结合草编技巧才能完成。
在邱淑云看来,这项工作非常辛苦,也考验心性,但非常有意义。邱淑云认为,将秸秆和传统手工艺结合,不仅赋予秸秆新的艺术生命,还能让传统草编工艺传承下去。而且,秸秆回收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近十年来每年秸秆产量稳定在8亿多吨。目前,我们国家秸秆综合利用的方式除秸秆饲料转化、秸秆肥料转化之外,稻草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为了高效利用秸秆自然资源,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稻作天工’团队就此成立。”朱冠同说,“我们将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传承和创新草雕技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
“我们的钩藤已经卖到了全国各地。”明春香是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溪口镇溪口村的村民。中专毕业的她在种植钩藤之前,做过代课老师,还做过银行柜员和个体户。
在衡阳县台源镇台九村,时常可见一位年轻女子的娇小身影奔走在田间地头,她有时在稻田查看水稻生长情况,有时为自己办的村级刊物《台九》写稿……
在湖南拥有村歌的不仅仅是孙家湾村,村歌唱响的也不仅仅是思念,还有火热的乡村振兴,以及在乡村振兴中像火一般热情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