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尉犁12月8日消息(记者罗成 通讯员王雪)“过两天,这几只母羊就可以产羔了,按现在的繁殖速度,再过2年,我家的羊可以发展到300只。”近日,在新疆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库克喀依那木村村民马力汗·阿不拉家的羊圈里,马力汗·阿不拉正在查看羊羔的怀孕情况,看着满圈健康成长的羊群,她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56岁的马力汗·阿不拉曾经是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马力汗·阿不拉领到政府发放的25只扶贫羊,“这25只羊给了我奔头!”马力汗·阿不拉说,她的致富梦是从那一刻开启的。
半路出家的马力汗·阿不拉从零学起,每天起早贪黑精心照顾着羊,有空就去参加乡里组织的畜牧技术培养和训练,走访养殖大户“充电”学习。不懂技术就一点点学,通过一天天地细心观察、不断琢磨,她逐渐掌握了羊的饲料配比、繁殖、防疫等技术,养羊的路越走越顺当。
如今,马力汗·阿不拉的养殖之路实现了良性循环,养殖效益也持续不断的增加。马力汗·阿不拉算了一笔账,“除去每年要售卖的30多只羊,家里羊存栏已超越了100只,还养了4头牛,加起来每年有12万元左右的收入。”尝到养殖甜头后,马力汗·阿不拉决定:扩大养殖规模。从留种繁殖、品种改良到售卖商品羊。
这些年,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养殖致富带头人,凭借发展牛羊养殖业,马力汗·阿不拉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前两天,我还参加了乡里举办的畜牧养殖培训班,现在党的政策好,搞养殖还给免费发放药品,提供免费上门技术指导服务,大幅度的提升了羊的成活率和质量。”马力汗·阿不拉充满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也想把我的养殖技术分享给大家,发动周边的群众都来搞养殖,让大家共同致富。”
近年来,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通过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培养和训练等服务,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全力发展养殖业,培育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特色养殖专业模式,加快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在尉犁县有更多像马力汗·阿不拉这样勤劳朴实的村民加入养殖业,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凭借勤劳的双手将奋斗而来的点滴幸福化成美妙的“音符”,谱写属于自身个人的致富“新乐章”。
近年来,新疆尉犁县古勒巴格乡通过土地流转、资金扶持、技术培养和训练等服务,积极引导鼓励村民全力发展养殖业,培育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特色养殖专业模式,加快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