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底,在圆明新园,10多对老人身穿白色的婚纱礼服走上舞台,上演了一场盛大的金婚婚礼,金婚老人50年风雨相伴的深情让观众感动不已。
这样一场温馨又极具创意的活动,是拱北第二届微公益项目《牵手吧,老伴》的收山之作,由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个人承办。而这一项目,便是在拱北“360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框架下进行的。
依托这一模式,通过打造社区参与支持平台、社区参与协商平台和参与能力提升平台“三大平台”,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和相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六大主体能充分参与社区治理,从而系统地推动社区发展,达至社区善治。
“360参与”社区治理模式,是指六大治理主体能360度全方位、零障碍、零距离地参与三大治理平台。
“三大社区平台之间的相互支持配合,是‘360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关键。”拱北街道党工委委员黄珠云表示。
据介绍,社区参与支持平台让六大主体有参与街道公共事务决策的机会;社区参与协商平台让六大主体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议事协商的机会;参与能力提升平台让各主体有提升参与能力的机会。
同时,三大社区参与平台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区参与支持平台为协商平台提供支持与指导,协商平台向社区参与支持平台反馈议事信息。在支持平台中的组织协调子平台的组织下,利用资金支持子平台,充分支持社区参与协商平台和参与能力提升平台的有序运作和稳步发展。
而参与能力提升平台,则为支持平台和协商平台提供技术性输出,依据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支持平台和协商平台平稳有序运作,推动三大社区参与平台持续性发展。
华宁花园,是拱北片区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的老旧小区。可是,走进这个小区时,人们丝毫感受不到陈旧的气息,路面、墙面干净整洁,小区内秩序井然。
而在两年前,小区的门禁系统、垃圾房问题、绿化问题都一度让业主们吵得不可开交,虽然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长期无法解决。
改变始于2015年。当年,拱北街道在“360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框架下,于全市首次推出“爱·益拱北”微公益创投计划。在众多微公益项目中,华平社区居民议事会项目就是这里面之一。
“以往业委会开会总是吵来吵去,什么共识也达不成,很难处理问题,想不到居民议事会能有这么高的效率。”徐艳平是华宁花园的业委会主任,同时也是居民议事会的主要牵头人,对于议事会的效果,她表示非常惊喜。
华平社区居民议事会项目确立的原则是:民主提事、民众议事、民主监事、民主决事,社区任何居民能通过居民小组、居民会议、社区组织或者个人联名的形式提出议题,要求议事。
徐艳平认为,议事会之所以成功,重点是其规范的程序制度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从而迸发出能量。
不过,黄珠云也表示,“360参与”社区治理模式也同样面临着一些问题。“我们的框架设计非常健全,但是具体实施中就会有细节问题,华平居民议事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牵头人徐艳平,而这样的牵头人并不是每个小区都能找到的。接下来的工作中,要重点挖掘和培育。”黄珠云说。
该案例指导专家、珠海市委政研室副主任范时杰表示,“360参与”社区治理模式,实质就是通过公共精神与社区情怀,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把社区事务有效的化解和处置,群策群力。这种实践与探索,是一种接地气的民间智慧的直接反映,是社区生活美好向往本能冲动的制度载体。这种逻辑最具备生命力与活力,更充足表现了社区社会治理的活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