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加持肉牛业“牛”起来

作者: 产品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02 12:17:02

  精细养殖的健康肉牛、营养丰富的鲜嫩牛肉,一头牛从出生到长成、从牧场到餐桌,需要注入多少科技含量?事实上,养好牛不仅是一个产业问题,还是一个科技问题。

  近日,以“科技助推肉牛产业提质增效”为主题的第五届肉牛产业技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赤峰举办。400余位与会者围绕饲料利用、疾病防控、繁殖母牛和犊牛健康养殖、育肥牛管理、产业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我国已发展变成全球肉牛产业大国。肉牛存栏9138万头,世界上的排名第3位;牛肉年产量700万吨,排名第3位。2020年,我国牛肉进口量212万吨,排名第1位。

  “肉牛产业作为我国农牧业中的重点产业,在我国农牧业和乡村发展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肉牛养殖在不少贫穷的地方成功解决了百姓的脱贫问题,甚至一些百姓因为肉牛养殖而过上了小康富裕生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周振明指出。

  “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2,肉牛专门化品种数量还太少,肉牛养殖效率很低,牛肉市场行情报价居高不下,规模化和产业集中度不高。”周振明表示。

  今年4月,为解决肉牛肉羊产业基础差、生产周期长、养殖方式落后、生产发展不能满足消费迅速增加的需要等问题,农业农村部出台了《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科学技术支撑,不断的提高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供应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肉牛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与肉牛业发达国家相比还不高,所以我们养牛人要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高举质量首要、品种领先、科学技术创新、合作共赢的旗帜,才能促进我国肉牛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我们在这里给行业提出一个口号,就是通过科技推动肉牛产业的创新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孟庆翔说。

  “我家祖辈都是养牛的,我现在还养不好牛吗?”“奶牛我会养,肉牛难道就不会养了吗?”这样的观点常见于肉牛产业,对此,专家这样认为,必须革新养殖理念,集成实用技术,采取科学管理措施,才可以做到理想的生产效果。

  在我国百余种肉牛品种、巨大的气候差异、种类非常之多的饲料资源、栓系和舍饲等不同的饲养方式等种种背景下,如何科学确定肉牛的营养管理方案?

  这次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肉牛研究中心发布了《肉牛营养需要量和饲料成分表指南》。该指南概括了肉牛营养需要量研究和应用的最新成果,为肉牛营养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以净能体系和代谢蛋白质体系为基础的营养需要量体系,可以为不同体形的肉牛生产和繁殖过程配制精准的饲料配方。而基于该指南研发的一牛星肉牛专用饲料配方软件则可使肉牛饲料配方变得更快速、简单和精准。”作为指南主要编著者的孟庆翔解释说。

  “后抗生素时代”怎么来实现牛肠道健康?有专家这样认为,膳食纤维、有机酸和精油可作为替抗组合方案,改善犊牛肠道健康和缓解腹泻。

  在肉牛饲养工艺上,专家觉得,应实现以劳动力为主向机械化、智能化管理的转变,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成本投入。例如,给牛佩戴标识建立档案,自动识别、收集生长健康数据和信息,实现智能监测、分析决策和有效管理的统一。

  “肉牛产业正向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孟庆翔表示,其体现在规模化养殖的优势已经显现、肉牛优势产区已形成、一大批肉牛企业正在涌现。

  赤峰市副市长汪国森表示,科技是推动赤峰市肉牛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几年,赤峰重点稳步推进肉牛新品种“昭乌达肉牛”的培育工作,目前北部5个旗县昭乌达肉牛育种区域规模已初步形成,横交固定阶段的育种工作也已展开。

  在肉牛养殖模式和生产方式方面,当地通过政策扶持、资金倾斜、技术培养和训练和示范引导等多种方式,使肉牛产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放养逐渐转变为依靠科学技术,兼顾规模和效益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肉牛产业。

  当下,牛肉消费比重和需求持续增长,有更多人知道了雪花牛肉、大理石纹。在从业者看来,这表明产业高质量发展已进入品质阶段。

  “牛肉品质评定有感官指标、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前者先看其色泽、质地、脂肪分布情况(大理石纹),再看其嫩度、多汁性和风味,后者看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脂肪含量、脂肪酸组成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吴浩解释说。

  牛肉品质营养调控技术、品质管理调控技术有待逐步发展,这中间还包括能量水平、脂肪水平、微量元素、品种个体、饲养管理、应激管理等研究课题。比如,提高精饲料水平可有效提升肌内脂肪含量,进而改善牛肉嫩度;又如,育肥期低维生素A水平可改善牛肉大理石纹等级。

  专家表示,未来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对该课题作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