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销售淀粉肠的博主“淀粉肠小王子”,在“淀粉肠塌房”话题沸沸扬扬之时,因带货一度面临舆论冲击。
前两天,他的销售额迎来回升,较3月份的数据表现,上涨一度超过10倍。直播时,他的胸前挂着一张显眼的、写着八个大字的纸张——“没有骨泥 山东枣庄”。
骨泥,这一大众热议的焦点,正被避之唯恐不及。不少公司就此事发表声明,均否认在淀粉肠中使用骨泥。这一原料,似乎与“不干净”“不健康”等负面名词划上等号。但是,也有网友指出,食用鲜骨泥是国内外新开辟的食物源,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很重视这一新兴食品的开发利用。
网络上如今流传的不少视频配文,“淀粉肠遭央视315晚会曝光,原材料竟然是鸡骨泥”。实际上,在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事件里,并未出现淀粉肠的身影。记者查询后得知,这一消息其实来自3月15日当天一则文字报道。
网络上如今流传的不少视频配文,“淀粉肠遭央视315曝光,原材料竟然是鸡骨泥”。实际上,在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事件里,并未出现淀粉肠的身影。
这篇报道比较了市场上销量较高的五种品牌淀粉肠的配料表,发现彼此差别不大,肉都排在了第一位。河南一淀粉肠生产厂商工作人员透露,“有肉,肉很少”,并说“都是用的鸡肉和鸡骨泥,用鸭肉更便宜,大部分都是淀粉”。报道又从电子商务平台查询发现,目前出售鸡骨泥的多是经营宠物食品商家,商家说,“骨泥不建议人吃,烧烤也不行。”
结合具体的报道内容,商家所要表达的,也许是自家店铺售卖的宠物用骨泥不适合人食用。但“骨泥不建议人吃”这句话被截取出来,再被冠以央视315晚会的名号,似乎成为官方定调,成为网上众多创作视频以及帖子的传播话题。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淀粉肠这个曾经火遍全国的网红小吃,就因可能含有骨泥,被列入了消费者的黑名单。
为排除影响,一些厂家或紧急发布声明或直接与经销商沟通,明确说生产产品并非网上提到的骨泥肠。山东夫宇发文否认,并表示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就此事对公司现场进行了突击检查,经检查产品未使用各种骨泥等原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河南双润食品、河南开开食品等市面上较大的淀粉肠生产公司,也都发文否认了骨泥肠的传闻。
那么,骨泥到底能不能食用?记者查阅了相关论文,发现已有多篇关于骨泥食品研究的文章。
早在20世纪,骨泥已经是日本食品里较为常见的原料。1987年6月30日刊载于《食品机械》的《骨泥食品》一文指出,“骨泥在日本月销售量约2千吨,每吨售价为36万日元,是较受欢迎的食品原料。主要掺和到肉里,可作为油饼、包子、香肠、饺子、肉丸子、汉堡包等的原料,掺和量一般在12—30%。”“骨头还能够最终靠蒸汽—高压—分离—真空—蒸发—浓缩等工艺生产浓度为15%的骨头提取物,在日本常用于即时速食中作为汤粉基料,有很大的需要量。也已经用于叉烧沙司、焖肉、咖喱粉、火腿、果馅、香肠和肉饼中。”
1998年2月15日刊发于《肉类工业》的《鸡骨泥系列食品的开发》一文中,作者指出,鸡骨泥是一种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动物性蛋白资源,它富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尤其是钙的含量高,而且钙磷比例合理,易为人体吸收。
彼时,对鸡骨泥的应用并不是很普遍,一些禽类加工厂为鸡骨架找不到合理规划利用的出路而困惑。原因之一是鸡骨泥有不良的气味,用多了会影响产品的风味,再者鸡骨泥是冷冻加工的,必须在冷藏库中贮存,使用不方便。而且少量使用时无明显的经济效益,还不如用其他填充料如淀粉还能大大的提升出品率。
有业内人士还探讨了骨泥在食品方面的开发应用。比如,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成员发表论文《鸡骨泥火腿肠的生产的基本工艺》,阐述了如何将含钙丰富的鸡骨泥添加到火腿肠中,制成一种有浓郁骨香味的高钙鸡骨泥火腿肠,使儿童在享受火腿肠可口风味的同时补充天然钙质。
本次事件发酵后,饮食业一些专家觉得,鸡骨泥中并没有“有毒有害”成分,其所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也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不必闻泥色变。重点是,骨泥的工艺流程是否得到了“食品级规范”,如果仅仅是执行了“饲料标准”,那么就像是报道里商家所强调的那样,确实“不建议人食用”。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论文里,肯定了骨泥的营养价值,且提出钙质易为人们的身体吸收。不过,在媒体采访里,也有专家这样认为,骨泥总体来说对人体补钙有一定作用,但吸收和利用率一般。
关于骨泥的作用,还要进一步的权威验证。再看“淀粉肠塌房”里的大众舆论,实际已经不单单是一场骨泥危机,更是暴露出大众对食品安全与日俱增的担忧与焦虑。
今年315期间,多个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比如,茶百道替换食材效期标签、书亦烧仙草员工用嘴尝食材有没有过期、梅菜扣肉预制菜用处理不干净的劣质槽头肉制成等等。接连“翻车”之下,是消费的人们被日益透支的信任。
从食品标准上看,目前火腿肠有国家标准,但是淀粉肠和骨泥产品目前都没有。而对于大众来说,在食品市场上,即便是接受骨泥作为人的食品原料,并且有国家标准,但也会担心:骨泥食材来源可靠吗,生产流程合规吗,产品配料真的和包装上所说的一致吗?
这方面,不光是设立标准就能解决,还需要企业在运输、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保证食材以及环境的卫生、安全,从正规的大型屠宰场获取原料,不使用变质、腐烂的骨头,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把配料表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产品负责,对消费的人负责。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加强产品检验,强化监督管理。